「男嬰腦部積水腫大,大頭嬰需要外界協助」醒目的標題大大地印在馬來西亞華人日報上,由於男嬰的父母心急如焚卻求助無門,標題短短兩句話,充份呈現出男嬰父母的焦急與無助。日報上說的這名男嬰,當時僅五個月大,當他出生兩個月時就被發現患有先天性腦部積水,自己產生的腦水無法順利吸收排出,造成嚴重的腦部積水頭型不斷地變大,再加上腦部壓力增大造成嚴重嘔吐。雖然在當地做過腦內引流管手術稍微改善了積水問題,但過了兩個多月後男嬰頭部又開始慢慢變大,嘔吐情形加劇再次住進加護病房治療,當地醫生全都束手無策,看著孩子腦部腫脹問題無法解決,讓男嬰的父母難過得每天以淚洗面。
先天性腦積水是因為腦室累積過多的腦脊液而造成,腦積水有時候會稱為「腦中有水」,主要病情是在被稱為「腦室」的大腦腔室中累積多餘腦脊液而產生。正常情況下,腦脊液在腦室中的製造、循環與吸收水平上會產生一種微妙的平衡,而腦積水即是因為腦脊液分配不平衡而造成的結果,根據統計,大約每1000名嬰兒中就有一人出生時患有腦積水。
正當男嬰病情陷入膠著,馬來西亞的黃開祥醫師打破這個困境,他得知台灣長庚醫療技術先進,立刻安排男嬰父母和林口長庚兒童神經外科吳杰才醫師遠程視訊會談,吳醫師初步分析表示有不少案例獲得長庚協助,這個消息聽在男嬰父母耳裡彷彿是看見一道曙光,想盡辦法透過各界人士籌款終於籌足了醫療費,趕緊抱著懷裡的寶貝跨海來台。
兩度手術治水腦 獲新生小男嬰展笑容
小男嬰一家三口抵台當天,林口長庚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團隊立即協助他們辦理住院,並由專長腦脊椎神經急重症手術及兒童神經外科手術的吳杰才醫師安排一連串的腦部檢查,確立造成腦部積水原因之後隨即進行手術治療。當小男嬰手頭部術順利完成後轉至小兒加護病房觀察,吳醫師向男嬰的父母及個案管理師說明手術相當成功,過幾天就能轉至一般病房觀察,這一刻兩夫妻心中那塊沉重的大石總算放了下來,長達好幾個月焦急無助的心情也稍稍得到安慰。
但是另一方面,由於之前不正常的腦部積水,造成小男嬰腦部異常擴大、頭顱變形,吳醫師除了要解決腦部積水,也要考慮到日後頭型問題,所以進行第二次頭部塑形及調整腦內引流管手術,經過這兩次手術,媽媽發現男嬰頭真的比以前小了很多,也不會像以前那樣不斷地哭鬧及嘔吐,觀察了幾週後,吳醫師表示已經可以出院休養,於是在院內社工幫忙下,安排一家三口住進了麥當勞叔叔之家。
手術之後,男嬰還必須每週回診觀察復原情形,每次到達國際醫療中心,相較之前,他的表情變多了,笑容也增加了,檢查報告也都相當正常。男嬰父母向我們訴說,這在馬來西亞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當地找不到醫生可以治療這樣的情形,真的非常感謝吳醫師及長庚國際醫療中心的協助,給了男嬰一個新的未來,也讓一家人抱著喜悅心情,返回溫暖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