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5

BACK

聲帶麻痺「失聲」 內視鏡手術救嗓

聲音,是除了外貌給的第二印象,對於許多必須頻繁用電話來開會或溝通的行業來說,美妙的聲音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居住在江南的傅先生(化名)4年前因為縱隔膜發現腫瘤,立即在當地進行切除手術,雖然過程成功,卻留下了不可逆的後遺症,聲音變得相當沙啞。一開始傅先生認為有可能是手術過程中插管造成聲帶受傷,只要休養一陣子就會自行回復,但沒料到過了大半年,破鑼嗓依舊,甚至每況愈下,偏偏傅先生的工作常常得和國外客戶通國際電話,甚至是視訊開會,時間一拉長,常常會開到一半,傅先生居然出現聲帶無力,甚至聲音發不出來的窘境,會議也因此被迫中斷。除了「失聲」影響到工作,傅先生更擔心自己會因此變啞,為此遍尋大陸中西名醫,就連民間偏方都不放過,卻都無法改善。嘗試了兩年多,最後在親友介紹,於2016年9月找到了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的教授級主治醫師,美聲專家方端仁。

在門診時,經驗老道的方醫師研判,傅先生的狀況有可能是聲帶麻痺,簡單來說就是支配聲帶的神經失去了作用,造成聲帶無法擺動。方端仁醫師向病患解釋著:「初級症狀是聲音沙啞粗糙、音量變小、說話費力,嚴重時還會在進行吞嚥時,出現嗆咳狀態,尤其喝水時更為明顯,對病人生活品質影響極大。」他認為有可能是手術時病毒感染,或傷到喉返神經所導致。至於是單側聲帶麻痺還是雙側聲帶麻痺,方醫師使用纖維內視鏡做了最後診斷,確診傅先生為典型的單側聲帶麻痺。


聲帶注射「針」有效 破鑼嗓重現生機

以往改善單側聲帶麻痺,是以手術置入軟骨,開刀傷口大,術後住院治療時間長,還得冒全身麻醉的風險;但現在則是利用內視鏡微創手術,注射自體脂肪或玻尿酸,只需在喉部局部麻醉,在內視鏡的監控下,經口進行注射,就能完成手術。包含麻醉在內整個過程只需20分鐘,術後完全沒有副作用,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注射玻尿酸,之後需禁聲兩天,使藥物達到最好的效果。至於自體脂肪注射則需禁聲5到7天,幫助脂肪組織存活,而方醫師利用這項技術,已經幫了三千多名病患「聲音重現」。

聽了方醫師的建議,傅先生立即決定進行手術,雖說原本的聲音無法完全恢復,但經過手術及聲帶復建後也恢復了八成,不但大幅改善生活品質,在工作上也不再因為失聲而中斷會議,也讓傅先生找回以往的自信。

更多病人故事
網站內容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依政府法律規定: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 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